为了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,缓解心理压力,5月14日下午,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办的“园艺治疗心灵绽放”以劳健心系列活动在心理健康中心团辅室顺利举行。此次活动以劳动教育为内核,将园艺实践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,通过亲手实践、趣味互动的游戏及团队协作,为同学们提供了兼具创意、疗愈与社交功能的心理体验的机会。
词语接龙游戏
以轻松有趣的活动方式活跃了现场氛围。游戏过程中,参与者既需快速反应,又需团队协作讨论关键词,充分调动了思维与创造力。最终,有效抢答次数最多的小组将获得笑脸向日葵盆栽作为奖励,寓教于乐中深化了园艺主题的互动体验。
园艺微景观设计
各组成员在限时12分钟内,利用微景观生态玻璃瓶DIY材料包,结合镊子、喷壶等工具,共同构思并打造独一无二的微型花园。从土壤铺设到植物选配,参与者们专注投入,既展现了创造力,也通过亲手种植的成就感收获了内心的平静。
园艺故事创作与分享
在轻松的氛围中,各组围绕指定绿植或劳动场景,结合自身经历或想象创作短篇故事。限时五分钟的分享环节中,幽默风趣的叙述与真挚情感的流露,拉近了陌生人之间的距离,现场欢笑与共鸣交织。
绿植盲盒养护承诺
每组随机抽取一份植物盲盒,并在卡片上写下养护承诺(如“每日浇水一次”“保证充足光照”)。这一环节不仅强化了责任意识,更以“共同照料”的形式延续了活动的联结——参与者可将微景观和盲盒带回宿舍长期养护,让园艺的治愈力持续发挥作用。
活动反响:趣味与价值并存
活动结束后,参与者纷纷表示收获颇丰。除了带走亲手制作的微景观和植物盲盒,每人还获得了一份仿植物标本书签作为纪念。活动通过创新形式,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场景,既满足了学生对趣味活动的需求,也传递了“关注内心、关爱他人”的理念。5.25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期间,中心将陆续推出系列团辅活动,让更多学生通过自然与艺术的结合,感受心灵的成长与治愈。(文/荚长璐 图/吴慧文 初审/郑艳 终审/蔡广)